草擬「十五」報告費時三載
【大紀元3月5日訊】 國務院總理朱噷基昨天所作的「十五」計划報告,寫作過程長達三年,起草小組曾從千多篇專家論文中,選取适合中國市場經濟的內容。而据明報了解,為使十五計划能与國際經濟接軌,在起草過程中,國務院徵求了香港特區政府和西方專家的意見。
据報道,這是因為十五計划有其不同的特點。早在五十年代起,中國就開始制定「五年計划」。但在當時計划經濟体制下,從「一五」到「五五」,每一個五年計划不僅無所不包、遍及社會經濟所有領域,而且用中央集權指令式的辦法,确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的方向、指標、任務和渠道,然而事實已經証明這种計划有成就、有效果,但也有許多失算和缺點。關鍵在於傳統的計划經濟沒有把市場經濟体制放在應有的地位,沒有正确的處理國家計划和市場經濟的關系。
一九七八年後,中國推行改革開放政策,制定國民經濟發展計划逐漸改變思路,從「六五」到「九五」,計划在由傳統計划經濟体制轉為市場經濟体制過程中制定,并已明确中國最終要以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体制為目標。
當局在制訂「十五」計划時,既看到中國自身,還要顧及國際形勢。一方面,改革開放二十多年,特別是「九五」計划以來,中國經濟建設与社會發展已取得巨大成就;另一方面,當今世界變化很大,發展也很快,政治多极化、經濟全球化、革命等,都給中國帶來了新的机遇和挑戰。
換言之,中國不但要從自身要求,還要放眼世界,從環球視野來制訂自己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計划。外界廣泛認為,「十五」計划的承先啟後意義更加重要。
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