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專欄文集

凌鋒﹕錢其琛揚言攻臺虛張聲勢

【大紀元3月30日電】最近中共大批官員到美國,開始是聲討,在國內對法輪功降溫後,矛頭又指向臺灣了。錢其琛訪問美國,幾乎就是衝著臺灣而來。但是美國和臺灣之間,中共在策略上又有不同,那就是對美國放軟身段,對臺灣不惜一戰。這就是中共「革命兩手」的策略,也是它欺軟怕硬、恃強凌弱的本質。

對美對臺兩副嘴臉

以錢其琛的訪美行程來說,主線就是對美國的拉攏,拉攏美國幹什麼呢?就是要美國不支持臺灣,以聽任中共魚肉。因此對美國充滿笑臉,對臺灣則露出兇相。

最明顯的例子是,錢其琛在紐約對媒體放出如果美國對臺出售神盾艦,中共不排除先發制人的軍事行動,引起美國輿論的譁然,並被美國官員指責為不必要的挑釁後,北京方面就不斷作出澄清,擺出一副熱愛和平的姿態。甚至在同美國政府內的鷹派代表、國防部長倫斯斐會談時,竟完全不提臺灣問題,包括軍售問題。可是在錢其琛來訪前,中共和國際輿論都認為錢其琛此行的最主要任務就是要阻止美國對臺軍售。例如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朱邦造在三月十三日的記者招待會上就明確表示中共反對美國向臺灣出售神盾艦和愛國者三型反彈道飛彈。但是美國一再表示它是根據「臺灣關係法」向臺灣出售武器,並且不會同中共諮商軍售問題,因此錢其琛識趣地在會見倫斯斐時不提這個問題。

但是對兩岸關係,錢其琛一到紐約,會見親共僑界時,就向臺灣發出強硬的訊息,那就是「要和平不要統一是不行的」。

反對臺獨旗幟鮮明

也就是說如果臺灣不想統一,即使不是搞臺獨而只是要維持現狀,也沒有和平可言。這一點,中共的國務院對臺辦公室副主任周明偉比錢其琛更加「旗幟鮮明」,二月十九日他對紐約親共的僑界人士說:「任何兩岸統一以外的選擇,只有打。」他們兩個同美國官員說話時,都像君子一樣,在美國人面前對法輪功也特別客氣,但是在同僑界說話,並且指責另一部分華人時,就是不同的口氣,乃至喊打喊殺。當然,這不是錢其琛和周明偉的個人問題,而是中共當前的政策。香港媒體轉述北京的消息人士透露,最近在內部講話中就以強烈措詞表示,如果美國利用對臺軍售來壓迫,中共將不惜投入「衛國戰爭」云云。而三月二十三日江澤民在接受「華盛頓郵報」的採訪時,也抱怨如果不是美國干預,中共早就可以「解放」臺灣。

江澤民在兩岸關係上一般來說態度是比軍方溫和的,而且他也是害怕戰爭會使他大權旁落。但是最近他發出戰爭叫囂,顯然同中共高層的權力鬥爭有關。因為接近十六大的權力接班,江澤民為了應付要他交班的壓力,他會去討好軍方來爭取支持。特別是如果他要交出總書記和國家主席的職務,為了「垂簾聽政」而必須留任軍委主席來實現「黨指揮槍」時,他更必須要得到軍方的支持。因此越接近十六大的召開,兩岸關係可能因為中共高層的權力鬥爭而緊張起來,中共同美國的關係也可能緊張起來。

武力犯臺非常手段

但是這種緊張也只能是裝腔作勢而已,因為中共攻打臺灣還沒有完全取勝的把握,而且國內情況並不穩定,而美國對臺灣的支持,至少目前比柯林頓時期要明朗得多。預計今年,中共還會加強拉攏布希的團隊,特別是十月布希訪問北京的時候,中共將會給他難忘的盛情接待。中共也邀請了國務卿鮑爾和白宮安全顧問萊斯訪問北京,斯時也會極盡拉攏的能事。如果這一年裡都拉攏不到,也正好是快開十六大的時候了,難保江澤民同北京不會口出惡言,令兩岸的緊張關係升溫,從而「考驗」美臺關係,並影響到中共同美國的關係。

但是除非有極其特殊的情況發生,否則這些武力恐嚇也就是恐嚇而已。從中共目前的裝備和軍心,還不可能發動一場大戰。從最近中共總參謀部投向美國的徐俊平大校的情況就可以了解中共的軍心,而美國也會從他那裡了解到共軍的一些底牌,更使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也正是因為中共還沒有動武的本錢,因此明明知道錢其琛的訪問不可能有什麼明顯的成果,但也要試探一下,由錢其琛本人在訪問期間從一開始說他並沒有受到美國冷落到訪問結束前聲稱此行成功,自拉自唱,也可見一斑了。(作者為旅美政論家)

原載中央日報


    相關文章

    

  • (3/29/2001)    
  • (3/28/2001)    
  • (3/28/2001)    
  • (3/28/2001)    
  • (3/27/2001)    
  • (3/27/2001)    
  • (3/27/2001)    
  • (3/27/2001)    
  • (3/26/2001)    
  • (3/26/2001)    
  • (3/26/2001)    
  • (3/26/2001)    
  • (3/26/2001)    
  • (3/25/2001)    
  • (3/25/2001)    
  • (3/25/2001)    
  • (3/25/2001)    
  • (3/25/2001)    
  • (3/25/2001)    
  • (3/25/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