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把雨傘南京城百万人公用 兩三年來一把不少
【大紀元3月29日訊】
風雨中,如果有人給你遞過一把傘,你會有什么感受?
一個出租車司机,每天給素不相識的乘客備著雨傘;50把雨傘,在上百万人的城市里周轉,兩三年來居然一把不少,你相信嗎?
這并非假設,這一切都是真的。
那是哪一月哪一日?任新華記不清了,但他記得是1998年夏天的一個晚上,他開著他的捷達車行駛在古城徐州的煤建路上,車上坐著一個三十多歲穿裙子的女乘客。這時突然烏云遮天,嘩嘩下起了大雨。車子開到一幢樓的外面停下,雨柱密密麻麻,劍似的穿透車前的燈光,。坐在車上的女乘客又想下車,又怕下車,這份神情任新華看出來了:到家肯定還有一段路,車了又不好往前開,沒有傘,穿得很薄的她一下車肯定淋個落湯雞。他從身邊拿出一把傘:“大姐,給你一把傘。”女乘客滿臉惊异,接過傘說:“我到家再給你送過來!”任新華笑了笑:“沒事。我還要赶著多拉几個乘客。你方便的時候,按傘上的手机號打個電話,我來取。”這天收工回家,任新華心里好一陣七上八下,倒不是擔心不值几個錢的一把傘是否“失蹤”,而是不知道自己給乘客送傘的“決策”對不對頭。第二天一早,他的手机響了,一听,是讓他去取傘的,他高興极了,立即出發,還把那位乘客又帶到了班上。這是他第一次送傘。
1998年夏利車滿街跑的時候,任新華買了徐州第一輛捷達車。徐州出租車的起步价是5元,拉一個客人,在徐州城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都不超過10塊錢。4 000多輛出租車在這地盤上爭飯吃,個別司机也會繞路宰客,但任新華說那不是咱徐州人干的事。有的司机想了個辦法:給乘客發名片,把姓名、車號、電話印在上面。可任新華發現,出租車多,隨時可以叫車走,名片拴不住回頭客。更主要的是,任新華認為上了車就是自己的客人,總得為他們做些什么。
一天,朋友新開飯店,他去慶賀,忽然下起了雨,臨走時朋友給客人送了几把傘。這触發了他的靈感:徐州一年近兩百天陰雨,對,給乘客送傘,既可擋雨,也可遮陽,還能拉回頭客!第二天,他跑到宣武市場,買下50把折疊傘,印上車號、手机號。同行有人跟他打賭:不出一年,這50把傘肯定有去無回。以往徐州几家商場贈送“文明傘”,結果一把沒回來,這任新華也知道。但他有個怪怪的預感:能乘出租車的人,絕不會留“昧心傘”,即使不還,也不是故意的。于是他把傘帶在車上,送出去再收回來,50把傘一直在乘客中周轉。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的預感得到了無數次的証實。其中一次是1998年9月的一天,雨下得天昏地暗,在郊區有一個少婦騎輛自行車,帶個孩子,往汪場方向去,看到任新華的車過來,就招手叫車。也許是夜晚怕宰,少婦一上車就給任新華指定一條線路,按著這條線跑不了几分鐘就堵了車,徐州出租車收費按里程和時間雙向計价,少婦一看計价器不停地跳,就要任新華赶快倒車,這時四面都是車,哪里動得了,兩人互相埋怨起來。車子好不容易重新上路,到了目的地,雨下得更大了,少婦剛要下車,任新華遞過一把傘:“別淋了孩子。”由于路上有過一點不愉快,在送這把傘的那一刻,任新華壓根儿就沒想再收回來。可過了三天,送傘的電話響了,還千恩万謝的。那次他很激動,倒像欠了對方似的。
到了1999年5月,輪流送出去的50把傘還是一把不少,有几把出了點故障,修了修繼續放在車上。眼下,任新華的捷達換成了桑塔納,可他對乘客的那份情意一點沒變,乘客又把這份情意傳遞給那些不是乘客的人們。
快到退休年齡的龔漢祥在徐州市公安局工作,平時一身便服,騎著助力車赶八九里路上下班,到了雨雪天,老伴孩子就讓他打的。1999年夏的一個雨天,龔漢祥乘任新華的車回家,車在一個小巷口停下,到家還有几十米。這時任新華遞過一把雨傘,讓老龔很是意外,一回到家,就把這稀罕事告訴了老伴。從此,老龔只要打車就找任新華,雨雪天任新華只要有空,也一准來接老龔,一來二去,兩個相差10多歲的人成了忘年交。當著記者面,老龔一口一個“小任”、“新華”,一口就能說出傘上的呼机號碼。老龔說:“一把傘不值錢,可信任無价。”而自打碰到任新華,老龔就常想:自己是個公務員,不能連個出租車司机都不如,任何時候都要辦事公正,為他人著想,更不能占別人的便宜。他偶爾因公穿上警服,買東西時有人看他警銜不低,年齡又不小,不肯收錢,他就急了:“該收多少就收多少,否則就是小看我。”
前年,住在徐州東關下淀的齊葉青忙結婚,那個雨天,他打了輛出租往家里赶,家住在山坡上,車開不上去,小齊打開車門,剛想裹起襯衫住雨里衝,司机順手拉住他,給了他一把傘,不用說,司机就是任新華。接過傘,小齊激動不已。有了傘的經歷,他們成了朋友。小齊做煤炭生意,用的多是現金,甚至要攜帶几十万元,來去都用任新華的車。有時他把錢往任新華手里一放,說聲“任哥,我睡了”,便倒頭呼呼大睡。出于生意人的謹慎,小齊以前對人不冷不熱的,意外接過任新華的傘,他多了些感悟。現在小齊經常從家里坐33路公交車到碼頭做生意,碰到有的乘客一時拿不出零錢,便主動掏出一兩個硬幣,替他們放進投幣箱。在公交車上,只要邊上站著婦女、小孩或老人,小齊就像背上有針刺著,非把座位讓出來不可。家住二樓,小齊每天都會把公共樓梯一直掃到樓下。談到這些,小齊臉紅了:“都是些提不上筷子的小事。人有錢,還要有點精神。”
几年來接送過多少乘客,任新華記不清;几年來送收過多少次雨傘,任新華記不清;几年來小小雨傘給周圍的空間帶來了什么,任新華也不知道。可他發現傘一把不少都回來了,發現通過送傘還傘結識的朋友們也悄悄地變了。這就是五十把雨傘撐起的明媚天空!(揚子晚報 記者施愛春 薛崧云 本報通訊員劉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