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鼓隊、秧歌隊、吉他隊 軍隊真的需要嗎?
【大紀元3月25日訊】中國青年報25日報導,不久前,沈陽軍區某炮兵靶場硝煙滾滾,一場實兵實彈演習正在進行。當“敵”机進入我射擊地域時,某高炮旅三營陣地上警報驟然響起,官兵們立即進入應戰狀態。然而,就在營指揮員下達口令之后,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炮彈沒有發出。接下來的几場演習中,類似戰術演練不精、協同不到位、准備不充分等問題,一個營出現了好几次。三營丟丑了!
年年考核都是軍事訓練先進的三營,為何出現這么大的轉折?有官兵直言:“都是方隊惹的禍。”
時下,以大型文化方隊為特點的鑼鼓隊、吉他隊、刀術隊、秧歌隊、啞鈴操隊等,在沈陽軍區許多部隊相繼成立。這些方隊以其磅礡的气勢、龐大的規模、獨有的文化特色,受到了各級領導的關注和官兵的歡迎。
文化方隊是營里的特色,一直深受官兵喜愛,何以反倒成了大伙儿心目中的“禍手”?
原來,自從該旅提出“以大型方隊促進文化建設”思路后,三營率先抓了自己的特色項目:除營里有一支大型文化方隊外,每個連隊也要有一支不少于100人的大型文化方隊。有的連隊為了追求“特中特”,進而要求每個排也要有一支文化隊伍。文化方隊建設的質量又成了營里衡量單位和個人是否先進的不成文指標。
為此各連隊都把大量的時間紛紛轉移到搞大型文化方隊上,軍事訓練給占了,政治教育給擠了。一些單位為了使自己的文化方隊更具規模,更顯專業,不惜花高价請來地方教練做指導,有的還派專人到外地“脫產學習”。今天道具搞統一,明天服裝翻花樣,錢和精力大量投入,人數越來越多,規模越搞越大,經費越花越多,花樣越來越雜,檔次越來越高。可實際效果如何呢?許多官兵私下里抱怨:不但沒起到初始的娛樂健身作用,反而從經濟和精神上給我們帶來了負擔。有人對此開玩笑說:“我們當兵不習武,惟有成天擂大鼓!”
該旅党委根据三營的教訓及時糾偏,要求全旅軍營文化工作要貼緊中心工作,還其“為提高部隊戰斗力服務”的本來面目,規定除旅里統一組建的几支大型文化方隊外,各單位不得再額外成立其他方隊。方隊排練的時間由旅里根据工作情況統籌制訂,任何單位不得以任何借口擠占學習和訓練時間。文化隊伍所需道具統一由旅里出錢購置,不得將費用攤派給戰士。還規定,評獎評优不与文化方隊的好坏挂鉤。
聞听此言,連隊官兵如釋重負。好几個正在暗中籌備的“特色方隊”,也都悄然從計划中消失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