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吧”文化
【大紀元3月24日訊】“吧”字是虛詞,無實際意義。它在現代漢語中作助詞,主要是起語法上的作用。用在句尾表示請求,命令、疑問、同意或認可。例如:“幫幫忙吧!”“他不會是個坏人吧?”“就這樣吧!”。以前,也可以把“吧”字,寫作“罷(罷)”。至今許多台灣和香港人還保留這個習慣。“吧”字也是一個象聲詞。例如:“吧的一聲,把樹枝折斷了。”
中國人還把“吧”字的“象聲”作用用在英語翻譯上。英文單詞“bar”,就被音譯成“吧”。“bar”這個英文單詞意義很多。其中一個,是指“提供啤酒和其他酒精飲料服務的地方”。中文把它譯成“酒吧”。在“酒吧”這個詞中,這個表現了“bar”的內涵的“酒”字不得不加上。不像“coffee”,只要音譯成“咖啡”即可。只靠音把“bar”譯成“吧”,十分費解。于是就有了“漢語的意(酒)”和“英語的音(吧)”組成的新漢語單詞“酒吧”。類似的漢語單詞還有“啤(beer)酒”,“愛之病”,“因特网”等等。
西方的bar文化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且不說洋人上一世紀30年代在十里洋場的上海外灘,修建了世界上最長的bar(吧台),這個記錄保持了几十年。僅僅西方酒吧的政治文化恐怕就能寫本大書。北美和澳洲殖民時代,政治家都得到酒吧間去撈選票;歐洲早期的工人運動在酒吧間醞釀;年輕的希特勒,也是在一次酒吧間暴動中,實踐了一下他的《我的奮斗》中的思想。
中國的酒吧文化恐怕沒有多少政治內容。但是中國人在從英文中借用了“bar(吧)”字的几十年以后,把它發揚光大,創造出許多帶“吧”字的新事物,形成了“中國特色”的“吧”文化。你在中國大小城市的街頭漫步,不難發現以下這些“吧店”:“琴吧”,“陶吧”,“書吧”,“网吧”,“迪吧”,“氧吧”,“布吧”等等。
顧名思義地可以猜想出這些“吧”的服務內容。執手相向,用絲竹傾訴柔情的場所叫“琴吧”。搏泥作器,尋覓童趣的地方是“陶吧”。在幽靜的環境中,展卷閱讀的地方是“書吧”。在“网吧”,你可以隨心所欲地漫游网絡世界。在“迪吧”,年輕人在瘋狂的節奏中發泄著多余的青春活力。至于“氧吧”和“布吧”卻有點儿費解。原以為“氧吧”是提供氧气面罩,供客人吸氧的酒吧間。后來經朋友指引,才知道是在密閉的房間中,用空調送進富氧的空气,人一進去就感到呼吸順暢,頭腦清新。在空气污染嚴重的大城市,“氧吧”真是個“洗腦”“洗肺”的好地方。“布吧”大概是顯示你縫紉才藝的好去處吧?
這些“吧店”盡管服務內容不同,但有一點儿是共同的。這就是“提供酒類和其他飲料服務”。這也是西方文化中“酒吧”服務的初衷。這大概也是為什么中國人用“吧”來稱呼這些店的原因。所以,“某种服務”+“吧”,就成了中國“吧”文化的一個主題。可以說,中國“吧”文化的范疇,遠遠超過西方的“bar”文化。不信你到巴黎、紐約和悉尼的街頭巷尾找找看,有沒有“琴吧”,“陶吧”,“書吧”之類“吧店”?中國“吧”文化現在十分火爆,成為人們休閑文化的新時尚。西方“吧”文化除了“酒吧”外,那有中國這樣丰富多采?
在多數中國的“吧店”,除了“迪吧”和“氧吧”,已經沒有了那個傳統的長長的“吧台”。因為“吧台”在這些“吧店”的服務已經沒有什么必要。于是,洋“bar”一經改造,就“洋為中用”成了中國的“吧店”。
語言是文化的載体。文化上的變遷,往往也反映在語言上。中國人接受了西方“bar”文化,也就改造了漢字“吧”。“吧”字再不僅僅是個虛詞。和其他漢字一起,“吧”可以組成一個個實詞。如:“吧店”,“吧台”,“吧女”,“泡吧”,以及各种各樣“吧店”种類名。“吧”字在漢語中的變化,也應算是“中為洋用”的一個范例吧?
摘自25日聯合早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