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院綜合分析:撩開假幣犯罪的面紗
【大紀元3月22日訊】外來人員多 文化程度低
制造、出售、購買、運輸和持有、使用假幣犯罪是當今社會的一大公害,它不僅危及國家的金融和經濟安全,而且直接影響著人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秩序。在我國,雖然經過多年不懈的整治,但從檢察机關傳出的信息表明,假幣犯罪在一定程度上仍很嚴重,個別地區甚至十分猖獗。統計顯示,2000年1月至今年2月,安徽省檢察机關共批捕假幣犯罪案件199件359人,起訴156件276人,其中今年頭兩個月就批捕涉嫌假幣犯罪嫌疑人54人,起訴26人。
网易消息,最近,安徽省暨六安市檢察院對假幣犯罪問題調查后進行了綜合分析,從中得出的結論讓人們對假幣犯罪有了一個真切的認識。
在一年多以來該省檢察机關批捕的359名犯罪嫌疑人中,311人是農民,其余則均為無業人員、工人或個体勞動者。他們當中90%以上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不少甚至是文盲。
檢察机關的分析還顯示,該省批捕的犯罪嫌疑人中五分之一以上是外來人員,這其中又以來自河南、江蘇、浙江、廣東等地的為主。由于嫌疑人是外來人口,其租住地點、聯絡方式等變動頻繁,行蹤不定,流動性大,相對難以查處。
共同犯罪多 网絡化明顯 使用假幣花樣翻新
共同犯罪多 网絡化明顯
假幣犯罪從制造、供貨、購買到使用,已基本形成了一個跨省、跨地區的网絡結构。网絡的一端是制造和提供假幣者,另一端則是出售、購買和持有、使用者,中間為牽線搭橋者。這些人相互勾結,作案時以單獨聯絡為主,又多以傳呼、電話等非直接接触的方式聯系。或者甲地商談、乙地“交貨”,“貨源”几經轉手。這樣,處于网絡源頭的制假者就較為隱蔽,而販賣、持有者則較容易受到打擊。去年以來,該省僅批捕涉嫌偽造貨幣犯罪1人,其他358人均系在假幣流通中實施了犯罪行為。這也說明了假幣犯罪打而不絕的原因,与查處假幣源頭确有難度有直接關系。
假幣犯罪因其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往往需要与他人合伙、共同實施才能完成,特別是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環節尤其如此。在上述199起案件中,87件是兩人以上共同犯罪,占到了批捕總數的四成還多。
作案地偏僻 來源較固定
從發案地來看,安徽省各地都有假幣犯罪發生,但大部分集中在阜陽、宣州、六安等6個市。一年來,僅阜陽市就批捕了此類犯罪嫌疑人92人,其中該市靠近河南省的臨泉、界首、太和、阜南四縣檢察机關批捕人數達78人。
假幣犯罪的作案地一般都在比較偏僻的鄉鎮、街道或城鄉結合部。犯罪分子又喜歡選擇這一帶的個体商店為作案對象,或者把周邊的一些小飯店及相關人員家作為“談生意”和“交貨”的理想場所。六安市查處的15名犯罪嫌疑人,全是在該市各鄉、鎮作案時被抓獲的。
在安徽,目前假幣主要來源于河南、江蘇、浙江、廣東和貴州等地。以河南為例,僅該省沈丘一縣,就有14人因在安徽省銷售假幣受到懲處。
高利潤低風險致使假幣犯罪猖獗 辯識假幣教你一招
高利潤低風險致使假幣犯罪猖獗
有關部門在辦案過程中發現,當前偽造的100元面值的人民幣,其黑市价格最低的只有10元左右,這就意味著几百塊錢便可購得面額相當于真幣几十倍的假幣。正是這樣的高額利潤使得假幣這种非法商品在黑市中交易活躍,進而形成了假幣買賣的非法市場。
假幣犯罪之所以能夠得逞,還有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制作假幣的仿真技術亦在提高,有時甚至達到了魚目混珠的地步,普通群眾很難識別。有的假幣采用了多層分色立体印刷等先進技術,有“水印”,也有“安全線”,尤其是對1999年台灣產假幣,連一些老式的驗鈔机往往也無能為力。犯罪分子往往反應迅速,作案手法不斷翻新,而查驗設備的落后和群眾識別能力的有限,致使假幣犯罪不易被及時發現。
另外,雖然我國刑法對此類犯罪亦作了根据情節可以量以重刑、直至死刑的規定,但應該說,其所承擔的風險相對于其他暴力犯罪來說還是要小得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