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談一生中唯一讓其痛哭流涕的電影
【大紀元3月20日訊】《臥虎藏龍》導演李安最近在國際影壇風頭正勁,他透露說,對他的導演生涯影響最大的一部電影,竟是已故香港著名導演李翰祥執導的黃梅調《梁山伯与祝英台》。圖:殉情化蝶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代代傳唱,被比擬為中國的羅密歐与茱麗葉。
李安最近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說,對他的導演生涯影響最大的影片是已故香港著名導演李翰祥執導的、由樂蒂和凌波主演的黃梅調《梁山伯与祝英台》。
他說,自己1963年只有九歲時,首次看這部電影,便哭個不停,至今看時,仍熱淚不止。甚至連想起片中一些畫面情節,亦立即眼睛濡濕。
他說許多成年人看這部電影時亦會哭,但以他哭得最“痛快”,以致電影院內其他觀者好奇地循著哭聲看是誰哭得如此凄慘。
李安說,自己那時可以把整套電影的歌曲和對白背誦出來。
《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上映時,片名不知因何被改成了《七彩胡不歸》。這部電影基于台灣人的大陸情意結,上映時十分轟動。
李安說,他記得他雙親亦經常去看。“我記得他們第三次去看這電影時,正刮著台風。”他說:“但他們仍是頂著風去看。”
李安說,看到這部電影時,他便想:“啊,這就是大陸了。”
在拍攝《臥虎藏龍》之前,李安從未到過中國內地,此前內地在他腦海中便一直是《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那种畫面——深院大宅、小橋流水、茂林孤寺、忠孝節義。
而這些正都是《臥虎藏龍》的元素。
李安承認,《梁山伯与祝英台》不是有史以來最佳電影,但能給他一种純洁的、真誠的、坦蕩的感覺,讓他愿意相信那個故事。而在他日后制作的電影中,正是在不知不覺地复制著這种感覺。
他說,此后從未有一部電影能令他這么感動,也沒有電影令他哭了,可能因為此后他是以一個導演的心態來看電影,不再是觀眾。
香港的《大公報》說,李安認為,中國電影有兩大种類:戲曲片和功夫片,但兩者都采用了同一种程式——造型、動作、造型、動作……還有就是那种中國人血液里的含蓄,永遠不會直接宣諸于口,一种無言的愛,感情只會迂徊曲折地用許多比喻來表白,而這种含蓄亦影響到中國電影的語言。
李安說他在《臥虎藏龍》中就是把戲曲和功夫片糅合在一起,這就是他心目中的功夫片。他說他在拍攝這部電影時沒信心它能叫亞洲觀眾和西方影評人都同樣喜愛,也不知道它能否跨進西方主流。
結果,《臥虎藏龍》做到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