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虎藏龍》的靈犀是李安儿時的天真純情
【大紀元3月10日訊】 《紐約時報》9日藝術版以兩個版面的篇幅配以大幅照片,發表了一篇長文“Crouching Memory, Hidden Heart”,專題報導李安的《臥虎藏龍》。這是時報系列專文的第
七篇,在此之前該系列報導過的包括執導并主演《与狼共舞》的Kevin Costner及以執導《Traffic》《Erin Brockovich》而獲2001年奧斯卡最佳導演雙重提名的Steven Soderbergh等.
《臥虎藏龍》風行美國而成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外語片,固然是由于李安把武術以詩歌、夢幻般地呈現,創造了新世紀武俠經典,也更因為在這部描述复仇、榮譽及功夫的影片中,李安將兩個并行的愛情故事演繹得各有其趣且都余味無窮–榮耀感使兩名久歷江湖的老劍俠只能把對彼此的刻骨愛戀深埋心底,而夜晚蒙面飛檐走壁白天端庄文靜的豪門閨秀与大漠年輕土匪的私戀卻沒有那么多綱常的禁錮。
尤其特別的是,片中一再提到,習武之人不修“心法”,勢必成魔不成道。像這樣的觀點,在武術片史上可說是絕無僅有。或許如此高尚的信念和操守,正适切地敲醒著世風日下、道德不振的芸芸社會,頗具激發和警示的作用。
1963年,李安才9歲,由李翰祥導演、根据梁祝傳奇改編的“Qi Cai Hu Bu Gui”(李安說,最恰當的英文譯名為“Love Eternal”)在上映即風靡台灣及整個東亞。李安說,有些台灣觀眾說,他們看了不下500遍,而他自己則一遍一遍地听該片的4盒錄音,直至能背誦每一句台詞.
李安說,雖然“有些不會意思”,但他得承認,“自儿時起,每次看這部影片,我都不禁淚下。它總是提醒我儿時的天真純情。而現在每次執導影片,也總試圖抓住、复制并更新,從看這部影片中感覺到的這种感情,這种使觀眾感動、卻無法以語言明明白白表達出來的東西”.
李安說,對他來說,電影鏡頭如何拍攝并不是第一位的,“重要的是居于核心的那种情感,是它如何感動我們,是影片作為整体是否在更深的層次上是成功的,是那种第一位的情感,沒有語言能表達的東西。這正是我從‘Qi Cai Hu Bu Gui’感受到的,也是我自己在拍攝電影時試圖抓住并重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