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大陸新聞

輕騎集團駛遍大江南北 開創神州第一品牌

【大紀元2月25日電】在的摩托車市場中,日本的本田、鈴木一定是不容忽視的品牌,但在廣大的農村市場中,第一品牌輕騎,向來就是農民的最愛,這家總部位于山東省會濟南的大型國有企業,就以摩托車項目為核心,建立了龐大的產業版圖。

工商時報26日報道,一九五六年就成立的輕騎集團,原本只是一家生產自行車零件的小型國企,風云際會在六四年開始制造摩托車;任職該集團年資已超過三十年的副總裁周仲威回憶當年,第一代輕騎摩托車誕生時,正逢「建國」十五周年,因而當初模仿捷克二次大戰的產品,就直接稱為十五型。

當年造形陽春的輕騎第一代摩托車,外型笨重黑亮,在濟南一推出后,由于有點類似華北的烏鴉既黑又亮,被山東人稱為「黑老呱」;當時在華北地區,輕騎的摩托車不僅是交通工具,同時也是象徵身分地位的奢侈品,因為一輛黑老呱要賣四、五百元人民幣,但當時一般公務員的月薪才四、五十元。

雖然是大陸第一品牌的摩托車企業,但是在四十多年的發展歷史中,輕騎有二個重要的成長階段;首先是中共一九七九年開始的改革開放,為這個集團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發展机遇。

七○年代末到八○年代初的中國大陸,摩托車的成長伴隨著改革開放的起飛,當時有一句順口溜:「二個輪子、一個筐,工資賽過胡耀邦,二個輪子、一杆秤,跟著小平干革命。」充分道出了許多個体戶當時是如何藉由摩托車脫貧致富,創造出大陸的經濟奇跡。

輕騎集團目前每年的摩托車銷售數量大約有二百万輛,能夠擁有如此的佳績,除了拜改革開放之賜外,一九八七年引進了日本摩托車大厂-鈴木的設備与技術進行合資,更是一個重要關鍵。

至今仍与鈴木有合作關系的輕騎,是中國大陸少數在早期就展開「以市場換技術」的國企,自十几年前開始,為了掌握日本的先進摩托車制造技術,輕騎就已和鈴木進行合資,協助這家日商進軍大陸內需市場。

此舉果然相當具有功效,截至目前為止,輕騎集團已先后派出了二千多人前往日本鈴木取經,對于擁有三万多名員工的輕騎而言,比率應該不算不高。

得到了鈴木工業的技術奧援后,輕騎的產品确實出現了脫胎換骨的轉變,以往黑老呱給人的刻板印象,隨著產品的更新速度加快而出現了變化,不僅產量、銷量增加,同時單价也較以往提高;不論是農用車,或是自排的速克達,在大陸國企同業中,几乎難有厂商望其項背,同時在外商投資的狂潮中,這家原本包袱极重的摩托車厂,竟然能夠抵御万重浪的衝擊。

即使在大陸執摩托車業牛耳,但輕騎集團在經營上仍有不少難言之痛,尤其是抓不胜抓的仿冒行為,更讓人深感無力。周仲威就自豪的表示,輕騎既不怕鈴木,不怕本田,也不怕雅馬哈〔YAMAHA〕

,更無懼三陽和光陽,但唯獨就怕仿冒。根据該公司自行作出的調查顯示,在大陸市面上的輕騎摩托車,每一百輛就有五十輛是仿冒;每年因為智慧財產權遭到盜用,造成的損失不言可喻。

除了仿冒外,大陸各地方政府對城市內的摩托車采取禁止,或是提高牌照稅的以价制量方式來遏止摩托車的增加,也造成了輕騎集團近年來的成長減緩。為了尋求突破,該公司不僅全力發展農村使用的摩托車,并且朝多角化經營的路線發展。

通過兼并和合資方式,輕騎以摩托車為核心,逐步發展包括農用汽車、制藥和信息產業等其他產業;目前這些項目雖然占集團的營銷比重仍低,但輕騎在摩托車競爭加劇,价格下滑,并且仿冒嚴重的環境中,分散風險的方向仍會堅持下去。

作為山東省的八大集團企業之一的輕騎集團,雖然是一家包袱沈重的國有企業,然而為了生存發展,并不滿足于現況,在尚未進入WTO之前,傾全力建立多元化經營的基礎;這种追求突破的精神,事實上,也是大陸許多本土企業擺脫失敗陰影的不二法門。


    相關文章

    

  • (2/22/2001)    
  • (2/20/2001)    
  • (2/16/2001)    
  • (2/14/2001)    
  • (2/12/2001)    
  • (2/5/2001)    
  • (2/4/2001)    
  • (1/31/2001)    
  • (1/31/2001)    
  • (1/21/2001)    
  • (1/15/2001)    
  • (1/14/2001)    
  • (1/1/2001)    
  • (12/31/2000)    
  • (12/25/2000)    
  • (12/22/2000)    
  • (12/16/2000)    
  • (12/6/2000)    
  • (11/27/2000)    
  • (11/1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