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獎項這個硬指標來衡量華人(裔)導演在國際影壇取得的成績高下,位居榜首的當然非李安莫屬。
。
屈指算來,連帶《臥虎藏龍》這次被提名,李安与奧斯卡金像獎已發生了三次“近距离接触”。第一次是他執導的《喜宴》,入圍1993年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外語片;再一次是李安在美國的首部作品《理智与情感》,獲得1995年奧斯卡金像獎七項提名,其中包括年度最佳影片提名。盡管最后《理智与情感》只拿到一個改編劇本獎,但是作為一位台灣導演在美國的首部作品就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經不容小覷。
除去領略華人(裔)導演少有的在奧斯卡獎項面前的風光,李安在電影藝術方面的成就,也足以傲視群雄。1991年《推手》獲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提名;1993年《喜宴》獲第三十屆台灣金馬獎最佳作品、導演、編劇獎以及觀眾投票最优秀作品獎,同時獲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第十六屆亞洲人、美洲人國際電影節最佳編輯獎;1994年《飲食男女》獲第七屆台北電影獎优秀作品獎,并獲第三十九屆亞太電影展最佳作品、最佳剪輯獎,第七十七屆大衛格里菲斯獎最佳外語片獎,列1994年台灣十佳華語片第一名—至此李安成功地完成了他的家庭電影三部曲。1997年,李安完成了他目前為止在影評人中口碑最好的一部李安電影《冰風暴》,這部影片為李安奠定了他在美國電影界的一席之地。接下來李安拍攝了被美國影評人喻為“電影史上最好的南北戰爭電影”的《与魔鬼共騎》。之后便是今年榮獲10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的《臥虎藏龍》,在此前三個月內連獲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等十三項影劇團体頒給的殊榮,且一舉超越意大利影片《美麗人生》佳績,勇奪歷年外語片在美加地區的票房冠軍。
由于有10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看來這次《臥虎藏龍》不會是僅僅“近距离接触”令無數影人垂涎的“小金人”那么簡單,相信總有一二獎項最終落入它的缽中,也相信近期的媒体,均會動用不小篇幅講述李安那令人激賞的風光。 晨報記者 楊陽
李安簡歷
中國台灣影視導演、編劇。祖籍江西,生于台灣屏東潮州。1975年畢業于台灣國立藝專戲劇電影系,1976年和1998年拍攝了兩部8毫米電影《星期六下午的懶散》、《陳勤的一天》。曾獲台灣話劇比賽大專組最佳男演員獎。1978年赴美留學,先后就讀于伊利諾斯大學与紐約大學,專修戲劇導演与電影制作。紐約大學學習期間,拍攝了16毫米電影《追打》(1980年)、《我愛中國菜》(1981年)、《棒藝術家》(1981年)等。1982年拍攝《蔭涼湖畔》,獲紐約大學獎學金,參加台灣的獨立制片電影競賽獲金穗獎最佳短故事片獎。1984年完成畢業作品《分界線》?獲紐約大學生電影節金獎作品獎及最佳導演獎,并獲電影碩士學位,畢業后留美開拓電影事業。 主要電影作品 :《推手》(1991年),《喜宴》(1993年), 《飲食男女》(1994年), 《理智与情感》(1995年), 《冰風暴》(1997年), 《与魔鬼共騎》(1999年), 《臥虎藏龍》(2000年)。(摘自:北京晨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