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嗜睡中振作起來
我身上背負的標簽充滿了負面的形容:懶惰、不用功、坏孩子、沒前途、沒頭腦、沒意志力,連我自己都感覺自己沒救了,覺得自己是因為人格有問題,才會用睡覺來逃避一切 。后來診斷時才發現自己是個猝睡症患者,經過治療,終于從嗜睡噩夢中逃了出來。
我是一個猝睡症的患者,當然,這是在很久以后才知道的。在這之前我為了自己的嗜睡症狀找過不少的醫院、科別与醫生去求診,得到過不少奇奇怪怪的診斷、吃過不少副作用很大的藥物,但是卻對我的病症一點幫助也沒有。最后是在報紙的醫藥版看到了蔡政□醫檢師寫的猝睡症的文章,我才彷佛找到救星,赶快挂號求診,現在才能過得比較泰然,生活品質也較好。
從小學五年級開始,我就會在課堂上打瞌睡,這是我記憶里很清楚的一部份,因為從那時候開始我就無法專心听課,功課也從原先的前兩名一直掉下來。老師對我父母說可能是因為五、六年級課程變難跟不上,父母則是數落我貪睡、不用功等等。
上了國中,打瞌睡的情況更是變本加厲,每堂課都會打瞌睡,僅有在体育課身体需要活動時,才能完全維持清醒。這下子父母更肯定我是懶惰的,因為要念書時就睡覺,打球、玩耍什么的就生龍活虎!老師則是安慰父母說這年齡的孩子正在發育期,需要比較充足的睡眠,所以我會打瞌睡,只要讓我晚上早點上床就好。不過功課已經慘慘落在中等程度的我,是沒有權利睡足七小時的,通常還是只能抱著書拚命啃--即使大多數的時間是頭靠在書本上打瞌睡。
高中是我生命歷程到現在最黑暗的時期!因為升學壓力大,老師們都給了數不清的作業与考試,平常上課講的東西也是又多又快,我一方面要跟瞌睡虫掙扎,一方面要專心于課業。通常的結果就是在睡眼迷蒙之間被老師叫起來罰站、或是被言詞辱罵為懶惰、沒出息等等。
由于晚上睡眠時間不多,加上白天在學校根本沒有小睡的時間,這時嗜睡的症狀到達极嚴重的地步,站著升旗時也睡、吃飯時也睡,同學有時還開玩笑問我什么時候醒著過。
另外伴隨猝睡情況發生的是情緒上的變化,每次只要是猝睡發作前,身体都會軟趴趴沒什么力气,睡起來之后情緒會覺得比較低落,整個世界好像都變成灰色的,需要過一陣子才會慢慢調适回來,也因此隨著一天中猝睡的發作,情緒顯得陰晴不定。老師跟我父母講我可能正值青春叛逆期,于是我的猝睡症在大家的無知中繼續被掩蓋過去。
大學果真落榜,但我并沒有放棄,也許是因為還有一點點好強的心理吧,我進了補習班繼續重考的生活,我知道自己喜歡念書,也有一點感覺到自己不是念不來,而是只要我打瞌睡的時間少一點,就可以念得好。第二年好不容易挂了車尾,但是嗜睡的症狀并沒有改善,我依然在課堂上睡著,還好大學的課堂比較自由,我在想睡的時候可以走出教室活動一下,但若碰到老師會在意學生走來走去,我還是會因不能走動而「不支」地倒在桌上睡。大學的團体活動很多,但我卻很少參加,因為知道自己容易「累」,出去玩不但不能盡興,還可能拖累別人,所以跟班上同學比較疏遠。
為了情緒上的問題,我去跟校內的輔導老師做諮商;又怕是身体有問題造成疲勞,挂了家醫科作檢查,當然檢查結果一切都沒問題,最后兩方面都建議我挂精神科,因為他們認為這可能是憂郁症之類造成的。進了精神科,診斷一改再改,從一開始的焦慮症到情感性疾患,甚至精神分裂症!也因此我吃了很多副作用大的精神科藥物,在那一陣子更覺得頭腦昏沈与空白,而嗜睡的症狀一點改善也沒有。
在交通方面,本來騎机車代步的我,在騎車睡著出過兩次車禍后,再也不敢騎車出去,改坐公車。而坐公車有优點也有缺點,优點是我可以在車上小睡,不用擔心出車禍,缺點是常常坐過站,還有在沒位置坐時會十分痛苦,有時睡意襲來,整個人就會軟下去,差點跪到其他乘客的身上,讓人十分尷尬。
平常我很少去听演講、看電影戲劇等等需要長時間坐著不能离開的場合,因為很容易睡著,花費了時間金錢卻什么也沒看到的感覺真的是很嘔!這樣的生活讓我失去了很多樂趣,卻也只能認命的過下去。還好看對醫生之后終于有了正确的診斷,醫生開了一些藥讓我在必要時可以保持清醒,晚上也比較不會作夢,可以睡得比較安穩。
藥物的幫助真的很大,雖然剛開始會有些疑慮,怕自己會依賴藥物過一輩子,可是想一想,与其昏昏沈沈的什么都做不成,倒不如用清醒的頭腦盡力去完成一些事,這樣子是不是更算是盡力過自己的人生呢?況且醫生也解釋說這樣的藥物并不會有安全上的顧慮,在假日時也可以暫時中止服藥,防止我擔心的上癮問題出現,這下子我才真正地開始展開了一個新生活,可以做自己想做以及想要的事。
現在的我雖然有時還是會喟嘆過去被睡掉的時光,但想到自己還算發現得早,沒出什么大意外,比起其他依然被誤解的患者來,真是好太多了!
社會強調打拚与工作的价值,也許就是這樣的精神創造了經濟奇跡,但是猝睡症患者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很容易遭受不白之冤,以為患者是故意偷懶,其實這种病是患者想要醒著都身不由己,不能自行控制。若大家對這种病有多一點認識,就會尋求也會得到适當的診治,就能幫助猝睡症的患者從白日嗜睡的噩夢中脫逃出來。
–摘自中國時報>>
相關文章